超感演藝《花開靖港》首秀 康碩展戶外透明屏助力沉浸式體驗
2025-04-07
全域浸水漫游超感演藝《花開靖港》于2025年4月5日迎來首秀,以 "半江半秀" 的創新理念和康碩展戶外透明屏的技術賦能,在清明小長假期間吸引近千名觀眾現場觀演,首戰告捷。這場融合歷史敘事與數字科技的文旅盛宴,通過三大維度的突破重新定義了沉浸式演藝的邊界:
構建全域沉浸的 "超感劇場"
康碩展提供的 275 平方米 P3.91-7.81 透明屏作為核心舞美元素,在全域浸水場景中實現三大技術突破:
動態環境適配系統
屏幕內置光感傳感器,可根據晝夜環境自動調節透明度和亮度。在 "浸水江韻" 序篇中,屏幕與蘆江水面形成180°連續視覺界面,當游船行至屏幕前3米時,系統自動觸發 "水幕消融" 特效 —— 屏幕透明度瞬間提升至 90%,使觀眾產生 "船穿影像" 的錯覺。
多模態交互網絡
屏幕支持重力感應與空間定位技術,當觀眾在移動觀眾席上做出特定動作(如揮手、跳躍)時,系統通過 UWB 定位模塊實時捕捉,驅動屏幕呈現 "漣漪擴散"" 光影裂變 "等動態反饋。在" 文夕大火 "高潮場景中,觀眾的跺腳動作可觸發屏幕下方霧化系統制造" 江水沸騰 " 效果,配合真火特效形成多維度感官沖擊。
智能結構強化
針對湘江沿岸的潮濕氣候,透明屏箱體采用IP65防護等級,內部集成除濕模塊和加熱元件,可在- 20℃至50℃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。結構設計上,采用桁架支撐體系,確保在強對流天氣中保持穩定。
藝術創新:活化古鎮的文化基因
《花開靖港》以 1938 年文夕大火為敘事背景,通過透明屏技術實現三重藝術表達:
非遺元素的數字化
湘劇《百花公主》的經典唱段通過透明屏的動態分屏技術,實現 "一屏三景" 的視覺呈現:中間主屏幕顯示演員的實時表演,兩側透明區域同步展示湘劇臉譜的繪制過程和歷史演變圖譜。這種 "表演 + 解說" 的復合敘事方式,使非遺文化的傳播效率提升40%。
空間敘事的立體化建構
透明屏與移動觀眾席形成 "雙軌敘事" 系統:觀眾乘坐的游船沿蘆江行駛時,屏幕同步播放與當前場景對應的歷史影像。當游船經過 "八元堂" 遺址時,屏幕突然升起,露出隱藏其后的實景舞臺,演員從屏幕后方躍入水中,完成 "虛實轉換" 的戲劇高潮。
情感共鳴的沉浸式營造
在 "靖港保衛戰" 場景中,透明屏通過3D Mapping 技術將古鎮輪廓投影至江面,配合環繞立體聲中夾雜的槍炮聲、呼喊聲,使觀眾仿佛置身于 1938 年的戰場。屏幕下方的震動模塊與噴霧系統,進一步強化 "地動山搖" 的臨場感。
《花開靖港》的實踐證明,戶外透明屏不僅是一種顯示技術,更是重構文旅體驗的 "數字催化劑"。通過技術創新與文化深度的有機結合,該項目為傳統古鎮的活化利用提供了可復制的 "靖港模式",也為沉浸式演藝行業樹立了新的價值標桿。